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專研古代三墳之典學術連山易、歸藏易、周易經、易理、易數、易術、易法、堪輿術、陰宅、陽宅、奇門遁甲、姓名學、紫微斗數、梅花易數、八字命理、七政四餘、黃帝內經、並且辯證秘訣真偽、一切學理依據全部符合『源、理、義、法、竅』學術程序。

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【直譯老子道德經七十三章】

直譯老子道德經七十三章
作者:術龍  04_avatar_middl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老子道德經七十三章原文
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。

此兩者,或利或害,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?

是以聖人猶難之。

天之道,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。

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

直譯內容
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。
不畏懼給不怕的就致傷或死亡,不畏懼給非不怕的就生存。
此兩者,或利或害,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?
這兩者,有所益處有所無益,時間的位置壞與不好,誰洞悉了解他的原因呢?
是以聖人猶難之。
事情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尚且不容易此。
天之道,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。
時間的方法,非相抗衡與互不相讓卻專長於占優勢,非話語卻專長於承諾,非呼之使來卻主動的來,寬大狀態卻專長於策略。
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時間嚴密的兜捕力量大,使暢通卻未違背與不合。


主題【直譯老子道德經七十三章】是要告訴我們
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。
不畏懼給不怕的就致傷或死亡,不畏懼給非不怕的就生存。
不會畏懼給不懂得怕就發生致傷或死亡,不會畏懼給懂得怕的就去找出生存方式。
此兩者,或利或害,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?
這兩者,有所益處有所無益,時間的位置壞與不好,誰洞悉了解他的原因呢?
上述這兩者,有所益處與有所無益區分,一切在於時間的位置壞與不好依據,誰能洞悉了解他的原因呢?
是以聖人猶難之。
事情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尚且不容易此。
上述事情用專業者而言尚且不容易掌握。
天之道,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。
時間的方法,非相抗衡與互不相讓卻專長於占優勢,非話語卻專長於承諾,非呼之使來卻主動的來,寬大狀態卻專長於策略。
時間的程序法則,非相抗衡與互不相讓卻能專長於占優勢,非話語卻能專長於承諾實現,非呼之使來卻能主動的來,寬大狀態卻能專長於策略運用。
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時間嚴密的兜捕力量大,使暢通卻未違背與不合。
時間嚴密的兜捕力量大,使暢通卻能依舊未違背與不合準則。


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:
【勇】
(1) 氣力大或膽量過人。如:「勇壯」、「勇敢」、「英勇」、「勇氣」、「勇往直前」、「勇冠三軍」。 
(2) 敢作敢當、不畏懼。如:「勇於負責」、「勇於認錯」。
【於】
介詞:
A>在。如:「寫於臺北」、「舟行於海」、「生於斯,長於斯。」
B>對。如:「於你有利」、「於事無補」。
C>給。如:「嫁禍於人」、「還政於民」。
D>表比較。如:「死有重於泰山,輕於鴻毛。」
E>由、從。如:「取之於民」、「取之於社會」。
F>表被動。如:「貽笑於人」。
G>向。如:「求助於人」、「聞道於盲」。
H>到、至。如:「聲聞於天」。
【敢】
(1) 不怕的、有勇氣的。如:「勇敢」、「膽敢」、「敢作敢當」。
(2) 謙詞。表示自己的冒進。如:「敢問」、「敢請」。 
(3) 敢情:
A>原來。如:「敢情他是個騙子。」
B>自然、當然。如:「你也能去,那敢情好!」
【則】
(1) 法度、制度。如:「原則」、「規則」、「法則」、「細則」。
(2) 模範。如:「以身作則」。 
(3) 即、就。如:「有過則改」、「飢則思食」。 
(4) 卻。表示轉折的語氣。如:「今則不然」。 
(5) 接數序詞後,表提頓。如:「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。」 
(6) 量詞。用於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。如:「一則消息」、「三則寓言」、「試題二則」、「新聞五則」。
【殺】
(1) 以器械使人致傷或死亡。如:「殺人」、「殺傷」、「殺生」、「殺身成仁」、「殺人不眨眼」。 
(2) 戰鬥。如:「殺出重圍」、「殺進城裡」。 
(3) 敗壞。如:「殺風景」。 
(4) 削減、壓低。如:「殺價」。 
(5) 極度,到了極點。如:「煞」。如:「氣殺人」、「笑殺人」。
【不】 
(1) 否定詞。有不是、未、非等義。如:「不能」、「不法」、「不久」、「不容易」、「不好吃」、「拿不動」。 
(2) 用於句末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如:「你明天陪我去不?」 
(3) 用來加強語氣,往往與「好」字連用。如:「這場戲好不精彩!」
【活】
(1) 有生命現象的。與「死」相對。如:「活人」、「活魚」。 
(2) 生動。如:「靈活」、「活潑」。 
(3) 逼真的。如:「神氣活現」、「長得活像隻哈巴狗」。 
(4) 可移動的、不固定的。如:「活塞」、「活頁」、「活字版」、「活期存款」。 
(5) 工作。如:「粗活」、「做活」、「細活」。 
(6) 生計、生存。如:「生活」、「過活」、「不論死活」。 
(7) 使生存。如:「養家活口」、「濟世活人」。 
(8) 不死板的。如:「活用」。 
(9) 活該:應該,含有幸災樂禍的意思。如:「他活該被騙。」
【此】
(1) 這、這個。如:「彼此」、「顧此失彼」、「此時此刻」、「此物最相思」、「此曲只應只天上有」。 
(2) 這裡、這兒。如:「由此前進」、「到此為止」。
【兩】
(1) 數目是二的。如:「兩人」、「兩本書」、「兩個月」、「兩小無猜」。 
(2) 雙方。如:「兩可」、「兩敗俱傷」、「兩岸交流」、「勢不兩立」、「兩相情願」、「忠孝不兩全」。 
(3) 少數。表示不確定的數目。:「過兩天再說吧!」、「他的確有兩下子!」 
(4) 量詞。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。公制一兩等於十分之一公斤;一臺兩等於十六分之一臺斤。
【者】
(1) 人或事物的代稱。如:「讀者」、「記者」、「作者」、「好事者」。 
(2) 文言助詞,用於句中,表示語氣略作停頓。如:「禮義廉恥者,四維也。」 
(3) 文言助詞,用於句末,表示語氣結束。如:「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」
【或】
(1) 表示不確定,有所選擇。如:「或者」、「或許」。 
(2) 代稱某人、有人。如:「或曰」、「或貴或賤」。 
(3) 有的,虛指某事物。如:「或多或少,總有些出入。」
【利】
(1) 好處、益處。如:「私利」、「利益」、「福利」、「利令智昏」、「有利有弊」。 
(2) 銳。如:「利劍」、「鋒利」、「銳利」。 
(3)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。如:「利息」、「紅利」、「利潤」、「連本帶利」。 
(4) 方便、有好處。如:「便利」、「利人利己」、「損人不利己」。 
(5) 吉祥、順利。如:「大吉大利」。
【害】
(1) 無益且有損的。如:「害處」、「害蟲」。 
(2) 災禍、災患。如:「災害」、「病蟲害」、「為民除害」、「周處除三害」。 
(3) 殺傷、使受損。如:「損害」、「殺害」、「謀財害命」。 
(4) 覺得、感到。如:「害羞」、「害怕」。 
(5) 身體上的感染、變化。如:「害病」、「害喜」。 
(6) 妨礙、不利。如:「妨害」、「害群之馬」、「害人之心不可有」。 
(7) 壞處、缺點。如:「百害而無一利」。 
(8) 關鍵、要地。如:「要害」。 
(9) 使、讓、導致。如:「你的無心之過,卻害他傷心了好久。」
【天】
(1)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,即天空。與「地」相對。如:「碧海青天」、「坐井觀天」、「頂天立地」、「天崩地裂」。 
(2) 自然。如:「天生」、「天性」、「天籟」、「天造地設」、「樂天知命」、「人定勝天」。 
(3) 日,一晝夜的時間。如:「昨天」、「今天」、「明天」、「一天」、「大後天」。 
(4)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。如:「五更天」、「三天三夜」。
(5) 氣候、季節。如:「天氣」、「晴天」、「春天」、「大熱天」、「下雨天」、「梅天」、「三伏天」。 
(6) 宇宙萬物的主宰。如:「怨天尤人」、「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」、「謀事在人,事在天。」 
(7) 宗教指神靈所住的世界。如:「升天」、「歸天」、「西天極樂世界」。 
(8) 重要、不可或缺的事物。如:「民以食為天」。 
(9) 數目極大。如:「天價」。 
(10) 量詞。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。一天有二十四小時。如:「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完成。」
【之】
(1) 介詞。同「的」。如:「三分之一」、「在天之涯」。 
(2) 代名詞。用以代替人、事、物。如:「偶一為之」、「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」、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。」 
(3) 指稱詞。此、這、這個。如:「之子于歸」。 
(4) 往。如:「事既如此,今欲何之?」 
(5) 語助詞。無義。如:「總而言之」。
【所】
(1) 地方、位置。如:「處所」、「場所」、「適得其所」。 
(2) 機關、單位。如:「診所」、「派出所」、「鎮公所」、「研究所」。 
(3) 語助詞:
A>表示動作的意向。如:「所向無敵」、「據我所知」。
B>與「為」、「被」合用,表示被動。如:「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。」 
(4) 指示代名詞。如:「所見所聞」、「所作所為」。 
(5) 量詞。用於計算建築物的單位。如:「一所房子」、「三所學校」。 
(6) 所以:
A>因此,表示結果。如:「因為媽媽愛你,所以才管你。」
B>為何、為麼,表示原因。如:「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。」
【惡】
1.
(1) 壞、不好。與「善」相對。如:「惡人」、「惡行」、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」 
(2) 醜。如:「醜惡」。 
(3) 凶狠。如:「惡犬」、「凶惡」、「惡毒」。 
(4) 壞事、犯罪的行為。如:「罪惡」、「作惡多端」、「惡貫滿盈」。 
2. 討厭。如:「可惡」、「厭惡」、「深惡痛絕」。 
3. 怎麼、何,表示疑問。通「烏」。如:「惡乎」。
【孰】
(1) 誰。如:「孰是孰非」、「孰優孰劣」。 
(2) 何、什麼。如:「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
【知】
(1) 洞悉、了解。如:「知道」、「知曉」、「知心」、「知己知彼」、「一無所知」、「知人知面不知心」。 
(2) 學問、識見。如:「求知」、「無知」、「知識」。 
(3) 使知道。如:「告知」、「知會」、「通知」。 
(4) 有交情的好友。如:「舊雨新知」、「他鄉遇故知」。 
(5) 招待、禮遇。如:「知客」。 
(6) 主持。如:「知縣」。 
(7) 意識、感覺。如:「知覺」、「草木無知」。 
(8) 知遇: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。如:「知遇之恩,自該銘記在心。」
【其】
(1) 代詞。他或他的。如:「聽其自然」、「各得其所」、「其貌不揚」、「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。」 
(2) 那、那個。如:「其他」、「其中」、「其餘」。 
(3) 文言助詞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如:「豈其然乎?」 
(4) 尤其:特別的。如:「中橫公路沿途景色優美,尤其太魯閣到天祥一段更是美麗。」
【故】
(1) 朋友、舊識。如:「故舊」、「沾親帶故」、「一見如故」。 
(2) 本來的、以前的。如:「故鄉」、「故有」、「故事」、「故交」、「故步自封」。 
(3) 死。如:「病故」、「身故」、「已故」。 
(4) 意外事件。如:「變故」、「交通事故」。 
(5) 原因。如:「緣故」、「因故缺席」、「不知何故」。 
(6) 有意的、存心的。如:「故意」、「明知故犯」、「故作鎮靜」。 
(7) 所以、因而。如:「他每天勤奮讀書,故有好成績。」
【是】
(1) 用作動詞,表示肯定的意思。如:「他是男人」、「地上都是水」。 
(2) 表加強語氣。如:「是誰偷的?」 
(3) 對、正確。與「非」相對。如:「是非黑白」、「積非成是」、「實事求是」。 
(4) 答應之詞。如:「是,我這就去。」、「是,我馬上就來。」 
(5) 贊同。如:「是古非今」、「深是其言」。 
(6) 事情。如:「國是」。 
(7) 指示代名詞。等於「這」、「此」。如:「是日」、「是可忍,孰不可忍?」 
(8) 用在句中,使賓語提前。如:「惟命是從」、「惟利是圖」。
【以】
(1) 用、拿。如:「以毒攻毒」、「以物易物」、「以逸待勞」、「以卵擊石」、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」。 
(2) 以為:
A>當做。如:「原來是你,我還以為是姜先生呢!」
B>認為。如:「這辦法你以為如何?」 
(3) 因為。如:「以人廢言」、「不以貧窮而氣餒。」 
(4) 連詞。相當於「而」。如:「治世之音安以樂。」 
(5) 介詞。相當於「之」。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。如:「以前」、「以後」、「以往」、「以東」、「以上」、「以下」。
【聖】
(1) 品德崇高、通達事理的。如:「聖人」、「神聖」。 
(2) 德行高尚、博通事理的人。如:「古聖先賢」。 
(3)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、功夫的人。如:「詩聖」、「草聖」、「樂聖」、「畫聖」。 
(4) 尊稱君主。如:「面聖」、「聖上」。 
(5) 君主的。如:「聖旨」、「聖恩」、「聖訓」。 
(6)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。如:「聖經」、「朝聖」、「聖母」。
【人】
(1)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。如:「人是萬物之靈。」 
(2) 別人,指自己以外的人。如:「推己及人」、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。」 
(3) 每個人。如:「人盡皆知」、「人手一冊」、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。」 
(4) 品格、性情。如:「文如其人」、「他這個人滿不錯的!」 
(5) 身體健康狀態。如:「她今天人不太舒服,所以請了一天病假。」
【猶】
(1) 好像、如同。如:「猶如」、「雖死猶生」。 
(2) 還、仍舊、尚且。如:「意猶未盡」、「記憶猶新」、「雖敗猶榮」。 
(3) 猶豫:遲疑不決的樣子。如:「他猶豫了很久,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。」
【難】
1.
(1) 不容易。如:「難關」、「困難」、「難事」。 
(2) 使人受困。如:「這問題把他難倒了。」 
(3) 不好。如:「難聽」、「難看」、「難吃」、「難聞」。 
(4) 不敢、不能。如:「難免」、「難保」、「難言之隱」。 
2.
(1) 災害。如:「災難」、「苦難」、「空難」、「多災多難」、「倖免於難」。 
(2) 質問、責備。如:「責難」、「非難」。
【道】
(1) 路途、途徑。如:「道路」、「街道」、「河道」、「鐵道」、「快車道」。 
(2) 說、談,或用言語表示心意、情意。如:「道賀」、「道歉」、「能言善道」。 
(3) 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、學說。如:「大道」、「得道」、「中道」。 
(4) 真理。如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 
(5) 方法。如:「門道」、「頭頭是道」、「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」。 
(6) 技藝。如:「烹調雖只是小道,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,卻也很難出人頭地。」 
(7) 道士的簡稱。如:「貧道」、「老道」。 
(8) 道家: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。以老子、莊子為代表,主張順應自然,無為而治。 
(9) 道教:由東漢張陵創立,以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,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。 
(10) 量詞:
A>計算條狀物的單位。如:「三道黃線」、「一道閃電」。
B>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。如:「兩道門」、「多道關卡」。
C>計算題目、命令等的單位。相當於「則」、「條」。如:「十道題目」、「下一道命令」。
D>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。如:「省一道手續」、「上了兩道油漆」。
E>計算菜餚的單位。如:「總共有十二道菜。」
【爭】
(1) 努力求取。如:「爭取」、「競爭」、「據理力爭」、「兵家必爭之地」。 
(2) 吵嘴、辯論。如:「爭吵」、「爭論」、「口舌之爭」。 
(3) 搶著。如:「爭先恐後」、「爭著付錢」、「爭風吃醋」。 
(4) 相抗衡、互不相讓。如:「爭執」、「意氣之爭」。
【而】
(1) 連接詞:
A>並且。如:「富而有禮」、「秀外而慧中」。
B>然而、但是、卻,表示語義轉折。如:「不勞而獲」、「有名而無實」。
C>然後,表示語義承接。如:「學而時習之」。
D>才、始,表前後的動作。如:「破門而入」、「跨步而行」。 
(2)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,沒有意義。如:「忽而出現」。 
(3) 至、到。如:「自南而北」、「自壯而老」。 
(4) 以。如:「從今而後」、「自此而下」。 
(5) 若、如。如:「人而無信」。
【善】
(1) 好的、正面的。如:「善惡」、「善行」、「善人」、「善事」。 
(2) 美好的事。如:「日行一善」、「為善最樂」、「隱惡揚善」。
(3) 專長於。如:「善於辭令」、「能歌善舞」、「英勇善戰」。 
(4) 熟悉的。如:「面善」。 
(5) 容易。如:「善忘」、「善變」、「多愁善感」、「善解人意」。 
(6) 待人親切。如:「和善」、「友善」、「善待」。 
(7) 收拾整理、辦理。如:「善後」。
【勝】
1.
(1) 贏、占優勢。如:「勝利」、「戰勝」、「獲勝」、「優勝」、「勝訴」、「旗開得勝」、「出奇制勝」。 
(2) 超越。如:「勝過」、「略勝一籌」、「一個勝似一個」。 
(3) 優美的地方。如:「勝景」、「勝地」、「尋幽覽勝」、「風景名勝」。 
2.
(1) 禁得起、承受得了。如:「勝任」、「不勝其擾」、「喜不自勝」。 
(2) 盡。如:「不勝枚舉」、「不可勝數」。
【言】
(1) 說、講。如:「難言之隱」、「大言不慚」、「苦不堪言」。 
(2) 話語、所說的話。如:「格言」、「良言」、「人言可畏」、「言外之意」。 
(3) 字。如:「七言詩」、「五言絕句」。 
(4) 學說、言論。如:「一家之言」、「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」。
【應】
1. 當、該。如:「應當」、「應該」、「應有盡有 
2.
(1) 回答。如:「應和」、「應對」、「回應」、「一呼百應」。 
(2) 承諾、同意。如:「答應」、「應承」、「應許」。 
(3) 對付、對待。如:「應付」、「應戰」、「隨機應變」。 
(4) 參加。如:「應徵」、「應考」、「應試」。 
(5) 配合。如:「應用」、「應景」、「應時」、「應運而生」。 
(6) 接受。如:「應邀」。
【召】
1.
(1) 呼之使來。如:「電召」、「召喚」、「召見」、「召開」、「號召」、「召集」、「徵召」、「應召」。 
(2) 招致。如:「召禍」。 
2. 周時的諸侯國。如:「召南」。
【自】
(1) 本身。如:「自己」、「自身」、「自我」、「自個兒」、「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。」 
(2) 從、由。如:「自此」、「自從」、「自古至今」、「自小到大」。 
(3) 當然。如:「自然」、「自不待言」、「自屬有效」。 
(4) 主動的。如:「自覺」、「自願」、「自動」、「自發」。 
(5) 起源的地方。如:「其來有自」。
【來】
(1) 與「去」相反。如:「來人」、「往來」、「來日方長」、「來來去去」。 
(2) 表有餘或不足,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。如:「十來歲」、「三十來斤」。
【繟】 第1570頁
1、絲做的寬帶。見“說文”。
2、寬大;舒緩。如:繟緩。
【然】
(1) 對、正確。如:「大謬不然」、「不以為然」。 
(2) 如此、這樣。如:「未必然」、「到處皆然」。 
(3)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,表示狀態。如:「仍然」、「偶然」、「超然」、「恍然」、「茫然」。 
(4) 轉折詞,但是。如:「然而」。 
(5) 承接詞。如:「雖然」、「然後」、「然則」。
【謀】
(1) 商議、籌劃。如:「謀劃」、「圖謀」、「謀反」、「不謀而合」。 
(2) 計畫、策略。如:「計謀」、「謀略」、「陰謀」、「有勇無謀」。 
(3) 營求。如:「謀職」、「謀生」。 
(4) 暗中算計、陷害。如:「謀害」、「謀財害命」。 
(5) 有策略的。如:「謀士」、「謀臣」。 
(6) 謀面:見面。如:「我們只通過信,還未曾謀面。」
【網】
(1) 用繩索編成捕捉動物的器具。如:「魚網」、「鳥網」。 
(2) 像網狀的東西。如:「蜘蛛網」、「鐵絲網」。 
(3) 分布如網狀般的組織系統。如:「交通網」、「廣播網」、「通訊網」、「發行網」。 
(4) 比喻嚴密的兜捕力量。如:「天羅地網」、「法網恢恢」。 
(5) 尋求、招致。如:「網羅」。 
(6) 用網捕捉。如:「網住」、「網了一條魚。」、「咱們去網蝴蝶!」
【恢】
(1) 大。如:「恢宏」、「法網恢恢」。 
(2) 回復、還原。如:「恢復」。
【疏】
(1) 使暢通。如:「疏通」、「疏解」、「疏導」。 
(2) 不熟悉、不親近。如:「親疏」、「疏遠」、「疏離感」、「人地生疏」。 
(3) 稀少、不周密。如:「稀疏」、「百密一疏」、「疏疏落落」。
(4) 忽視、不注意。如:「疏忽」、「疏於教導」、「疏於防範」。
(5) 分散。如:「疏散」、「仗義疏財」。 
(6) 空虛、不實在。如:「空疏」、「才疏學淺」。 
(7) 古時臣子上奏給皇帝的報告。如:「上疏」、「奏疏」、「拜疏」。 
(8) 注解古文義理的文字。如:「注疏」。
【失】
(1) 丟掉、遺落。如:「喪失」、「遺失」、「失而復得」、「失魂落魄」。 
(2) 錯過、放過。如:「失之交臂」、「錯失良機」、「機不可失」。 
(3) 找不到。如:「迷失方向」。 
(4) 錯誤。如:「失誤」、「過失」、「言多必失」、「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。」 
(5) 脫離掌握。如:「失控」、「失足落水」。 
(6) 違背、不合。如:「失信」、「失禮」、「失職」。 
(7) 不稱心。如:「失意」、「失望」、「失志」。 
(8) 改變,和常態不同。如:「失常」、「驚惶失色」、「痛哭失聲」。



沒有留言: